2月27日,在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路面施工现场,一台模型小车时而旋转身躯、来回摆动,行动丝滑、有序前进,在身后留下虚线、直线等记号,为路面标志标线划设精准放样……这是项目在广东高速公路最新应用的智能放线机器人,有效助力实现路面放线施工自动化作业。

机器人工作中
据了解,高速公路改扩建涉及多阶段、多次数的交通转换,道路标志标识更换频繁,施工放线是路面标线划设前的重要工序,方便后续进行交通安全标识设置。改扩建过程中,对要求快速施工的中分带开口,交通转换端头等位置,传统放线工艺容易受作业时间短的限制,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项目采用的智能放线机器人,主要由三轮差速地盘、水漆喷涂模块、激光扫描仪等组成,搭载高精度卫星定位和AI识别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北斗定位和机器视觉技术,能够精准画出施工前所需的各类放线标识。
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智能放线机器人工作效率达每小时2公里,一次充电可连续施工10小时,夜间利用红外夜视器仍可上岗作业,效率提高至少5倍,还将工人从高温高强度作业中解放出来。
不仅自身科技感十足,还兼具身板轻盈的特点。该机器人空载体重25千克,底部设置的3轮移动底盘可使机身360度转位,小巧灵活、方便携带。
目前,该机器人已在杨村互通投入了使用,进行了5公里路面放线作业,线路整齐、效果清晰、精确度高,接下来还将在石坝互通等地继续“上岗”。
除了路面放线机器人应用外,项目还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了一系列预制构件智慧工厂,实现新泽西护栏、梁板、小型构件等自动化、机械化生产,极大提升了工程建造品质。

项目航拍图
作为广东省“交通强国”战略试点工程,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起于河源市东源县,终于惠州市惠阳区,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截至目前,项目基本完成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完成65%,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江西省等中部地区联系,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图|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刘志浩 温冰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吉祥航空回应发放过期坚果事件:开展调查并视结果问责今日头
- 张新民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 美胁迫别国打压我半导体产业,外交部:损人害己!
- 樱花开引蜂来
- 哪些行为属于领导干部和稀泥?中纪委机关刊梳理三种具体表现
- 定了!价格大降
- 极目政情借用管理对象大额钱款,郑春被开除党籍、取消待遇今
- 天津口岸迎来2025年首艘访问港邮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