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有了新“卷”法。近日,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茂陵博物馆宣布取消闭馆日,实行全年无休。
“周一闭馆”是博物馆行业的国际惯例,但近年来,全年无休的博物馆正变得多起来。比如,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等自建馆以来即是如此;此外,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一级博物馆也全年无休。此次宣布取消闭馆日的三家博物馆中,也有两家属于一级博物馆。
“全年无休博物馆群”再次扩容,是值得肯定的好现象。它表明,越来越多博物馆放下身段、打破常规,与游客需求主动对接、双向奔赴,通过“卷”自身的开放时间、管理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充足优质的文化体验。这背后,是博物馆公共服务意识的持续提升。
近几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在暑假期间,一些热门博物馆门前动辄上演“人从众”,一方面说明公众的热情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说明供需存在错位。
延长开放时间,是破题的关键。具体怎么延长,不同博物馆给出的解题思路各不一样。除了提前开馆时间、推后闭馆时间这种多数博物馆会选择的常规操作,还有推出夜场活动、错峰闭馆等特色措施。比如,上海博物馆自2002年起就开始举办夜场活动,2023年还举办了首个通宵场。2024年,上海共有45家博物馆开启“博物馆奇妙夜”。
博物馆延时开放,一直是国家层面倡导和鼓励的做法。文旅部等三部委《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也明确,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
以往的延时开放措施,主要还是针对特定时间段内的旺盛参观需求推出的阶段性应对办法,而取消闭馆日、全年无休,是一种更彻底的常态化制度。这固然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满足更多游客需求,提升参观体验,同时也对运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物馆行业普遍推行“周一闭馆”,主要基于客流量的文物保护、设备设施维护、工作人员休息等考虑,也是长期形成的规范。一旦全年无休,如何兼顾游客需求和日常管理,确保游客体验、文物设备维护和工作人员值班都“全年无休”,也需要有更多前瞻性、系统性的考量和措施。
因此,有条件全年无休的案例值得点赞,但是否取消“闭馆日”,不同的博物馆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决定,避免“为卷而卷”。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绿色产业的新钱景:激活生态潜能天府森林钱库满起来今日头
- 激活民营经济活水,成都东部新区如何为企业服务加码
- 中国代表:期待国际社会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创造有利氛围
- 富国基金吴栋栋:敬畏周期做灵活成长投资
- 根据福建省委建议,许添龙被撤销政协委员资格
- 冷空气已发货!漳州今日天气……
-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 机器人来了,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