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跳广场舞啦!”清晨的公园里,王大妈一边热情招呼,一边跟着欢快的音乐扭动着身子。
“哎哟,我这老腰啊,疼得厉害,别说跳舞了,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张大爷满脸愁容,手扶着腰,缓缓地坐在一旁的长椅上。
“你这症状,该不会是缺钙,得了骨质疏松吧?要不买点钙片补补?”王大妈停下动作,关切地问道。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我这两天就叫孩子给我带点回来。”张大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可别瞎补钙!”这时,一直在旁边打太极的刘大爷走了过来,“钙要是乱补,身体可吃不消,说不定还会越来越糟。你还是先去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查,看看是不是骨质疏松再说。”
“真有这么严重?那我明天就去查查。”张大爷被刘大爷的话吓了一跳,神情中满是担忧。
相信不少人都和张大爷一样,一遇到腰疼腿疼,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补钙。但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一、骨密度检查:守护骨骼健康的“侦察兵”
骨质疏松,这个看似陌生却又离我们很近的病症,其实就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的细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头变得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被盯上,不过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相对更容易中招。
我国的骨质疏松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到了19.2%;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更是高达32%。目前,我国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骨质疏松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次不小心的摔倒,就可能引发骨折,而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是噩梦的开始。许多老年人骨折后,不得不长期卧床,这又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肺炎、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骨质疏松在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只是偶尔出现腰背痛、下肢没力气的情况。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甚至轻微碰撞就骨折等严重问题。可这些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你经常感到腰背酸痛、全身骨头都疼,或者发现自己的脊柱变形了,身高也悄悄变矮了,又或者稍微碰一下就骨折,出现这些情况,就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要是出现了其中3种以上的症状,那就别犹豫了,赶紧去做个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可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关键手段,就像给骨骼做了一次“深度体检”,能精准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预测骨质疏松的风险,提前为预防骨折做好准备。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做骨密度检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王覃医师指出,一般下面这4类人才需要重点关注:65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尽早去做骨密度检查,根据结果看看需不需要进一步治疗;身体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那些骨质疏松症状的人,要及时去医院检查;50岁以上的人,不管什么原因导致骨折,都得做骨密度检查;还有那些患有会引起骨量减少或丢失疾病的患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响消化吸收的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二、哪种运动才是增强骨密度的“王者”
人上了年纪,骨头就像老旧的机器,骨密度逐渐下降,骨质疏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坚持锻炼,可有些老人又是补钙又是锻炼,情况却不见好转,这很可能是运动方式没选对。
医学期刊《骨骼》上发表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研究人员找来了93名平均年龄63岁、骨密度低于平均水平的男性,把他们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进行硬拉、深蹲等高强度力量训练,每一次发力都在挑战肌肉的极限;第二组做平板支撑、静态深蹲等等长收缩运动,通过持续的肌肉紧张来提高肌肉耐力;第三组则让他们自由安排日常活动。

8个月过去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高强度力量训练组的人,股骨内侧的颈皮质明显变厚了,也就是说,他们的骨密度增强了,而且效果比另外两组都要好。这就说明,力量训练在增强骨密度方面,比等长收缩运动和普通的日常活动更有效。
对于40岁之后的人,下面这3种力量训练就很合适:
自重体能训练:像是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再起身,简单又实用;俯卧撑,双手撑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一上一下锻炼全身肌肉。这些运动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能有效提升核心和全身的肌肉力量。

弹力带辅助训练:可调节的弹力带是个宝,能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锻炼,不管你是新手还是健身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强度。而且它价格实惠,携带方便,在家就能轻松开启锻炼模式。
器械力量训练:去健身房,利用哑铃、杠铃等专业器械,能更有针对性地强化肌肉力量。不过,第一次去健身房的话,最好找个专业教练指导,这样既能保证动作规范,又能避免受伤。想象一下,在教练的指导下,你稳稳地举起哑铃,感受着肌肉的收缩和力量的增长,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三、补钙“宝藏”食物大盘点
想要提升骨量,预防骨质疏松,补钙是关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5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可现实情况是,我国居民每天的钙摄入量只有400mg左右,这意味着还得额外补充500 - 600mg。
补钙最理想、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饮食来补充。纯牛奶堪称“补钙之王”,一杯200毫升的牛奶,钙含量就超过200毫克,每天喝上一小瓶,就能满足一半的钙需求。而且牛奶中的钙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就像给身体的骨骼“输送弹药”,让骨骼更强壮。

不过,有些中老年人因为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那也别担心,还有很多补钙“宝藏”食物可供选择:
酸奶:它保留了牛奶中的丰富钙质,每100g酸奶里大约有120mg的钙。每天喝上300g左右,就能获得360mg的钙,轻松又美味。
深绿色蔬菜:几乎所有的深绿色蔬菜都是补钙小能手。100g芥菜的钙含量高达294mg,差不多是牛奶的3倍;苜蓿更是厉害,每100g钙含量有713mg。而且,绿叶菜里除了钙,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益处多多。想象一下,一盘绿油油的清炒芥菜,既美味又补钙,是不是很诱人?

豆腐: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会加入卤水、石膏,这使得豆腐的钙含量增加不少。每100g豆腐大约含有100多mg的钙,平时炒菜、炖汤都可以放一些,简单又营养。
鱼虾贝等海鲜:鱼类每100g的钙含量在50 - 150mg,贝类一般能达到200mg。不过,吃海鲜时要注意控制量,每天摄入40 - 50g就可以了,既能满足补钙需求,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芝麻酱:这可是个隐藏的补钙高手,每100g芝麻酱里有1170mg的钙。不过,它的热量也很高,特别是有三高问题的人,可不能贪吃,偶尔吃一点,既能解馋又能补钙。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四川平安人寿召开DeepSeek项目组启动会
- 博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启新旅程迈向新征程
- 山东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民企投资过半
- 郊狼。泛滥成灾。猎人负责清剿行动
- DeepSeek重新开放API充值并调价,此前因资源紧张一度停止今
- 游客在西岭雪山偶遇野生小熊猫引发网友关注!景区:将持续关注
- 成都破获四川首起侵犯《哪吒2》影视作品著作权案
- 贴身使用暖宝宝,八旬老人皮肤二度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