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科创协同聚合力·产业融合链未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计划总投资额为207.88亿元的45个优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天津市宝坻区。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外,宝坻经济开发区、区属国有企业、区内24个街镇载体均有签约项目,彰显全域招商强劲势头。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位于天津宝坻。近年来,宝坻坚持举全区之力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立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通过市级层面领导的互访、专项研究,发布市区两级支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22条政策措施,解决了一系列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同城化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为整体开发建设、产业组织、城市环境综合配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北京研发、宝坻转化”的模式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愈加成熟。现如今,科技城已累计吸引1800余家市场主体入驻,培育出2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雏鹰企业、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4家瞪羚企业。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纷纷落地,使科技城的“科技成色”不断增强,奔跑的速度更快。
几年来,由一方阡陌村庄已发展成为“科技新城”,成为京津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试验田”。

好的营商环境是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宝坻区聚焦打造“类中关村”的产业生态,将北京中关村推出的5大类20大项203个小项服务全部移植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立起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实验检测、金融超市等“十大服务平台”,成立政务服务“陪跑工作室”,推行“654陪跑”政务服务机制,形成了“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一站式”常态化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
着眼“产、城、人、景、文”深度融合发展,科技城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高标准建成,23公里道路网络全面通车。3个规划的主题景观公园,科景轩人才公寓、南开中学科技城学校的建设,为在科技城就业的各类人才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默茨被预测提名下任德国总理,他是何人?
- 新建高标准农田、升级产业园区成都这样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 青春饺响导师情浓江南学校开展导师快乐成长小组活动今日头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湖南省宁乡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喻亚军接受审查调查
- 极目政情卸任河南省委书记后,楼阳生履新全国人大
- 印度人的天要塌了,中国不按常理出牌:西南边陲出现一个巨大阴
- 事关公租房申请,济南发布最新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