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集纪录片《就是要跑》,于2月17日至21日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
该片以纪实手法,讲述一群少年长跑队队员成长的故事。
《就是要跑》质地朴实,踏踏实实地长时间跟踪拍摄,别无华丽的修饰。

创作的这种返璞归真,使该片收获了生活的原汁原味。
生活又以其充满戏剧性的真实,赋予这部纪实作品以张力与启示。
因此,在没有一句解说词的纪录片《就是要跑》里,随处是有关人生的笔记。
长跑,是人生的比喻。
“就是要跑”,被写在这则人生比喻的边上。
就是要跑,我有我的坚持。
出发:最重要
多少前行,终止于出发。
有关路途艰难的想象、有关终点遥遥的感叹,使多少豪言成了空谈。
《就是要跑》第一集的故事,以出发训练开篇。出发,是一切的起点。
镜头里,冰天雪地。

在这将近零下30℃的严寒里,一群来自内蒙古根河市业余体校的少年,要一口气跑上二十公里。根河,被称作“中国冷极”,是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就是要跑》以出发的冰雪,喻义磨炼,但又不仅于此。
——雪地里,忽现一群漂亮的驯鹿。于是,少年与驯鹿一起结伴奔跑。

若不出发,人生固然没了冰雪里的双眉成冰,但又如何相遇更多的冰雪奇缘?
多少神奇,因出发而发芽。
想起《哪吒2》导演饺子的笑谈:有一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也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就是要跑,首先是对出发的坚持。
“别忘了,出发才最重要。”《就是要跑》的主题歌这样唱道。

沿途:皆风景
《就是要跑》记录的少年长跑故事,充满人生的波折。
纵是波折,就是要跑。
跑过一路阴晴,一切波折终成风景。
高中生毕凤阳、杨博文,是长跑队的最强二人。


两人一直怀有相同的梦想:夺取冠军,争取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终于,他们迎来了全国学生运动会的比赛日,站在了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决赛前运动员开始检录入场。
可赛场外,镜头正陪着两人把背包翻个底朝天。身份证放哪儿了?最终,赛场的大屏幕上打出信息:两人因自身原因放弃比赛。

跑过三九、跑过三伏,又战胜了伤痛。
为什么在最接近梦想的地方,生活是这样的反转?
少年们的故事,让人牵挂不已。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目睹的一切,并不是虚构的情节,而是一个个年轻生命经历的真实人生。
再遇两人,是多年之后。
毕凤阳已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体育教师。

杨博文则在大学期间,获得了国家运动健将的称号,继续一路奔跑。两人都因对长跑的坚持,找到了新的人生起点。

从2016年开始拍摄,到2025年正式播出,《就是要跑》以9年时间,带着观众见证一群少年长跑队队员的成长。

果真,无论一时一地的境遇,只要在跑,一切波折终是风景,只会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
前路:亦少年
《就是要跑》这部纪录片,和它讲述的少年长跑故事,如此相似。
长达9年的创作,是纪录片工作者的一场长跑。
和少年一样,出发,跑过春夏秋冬,跑过南北西东,跑过一路波折,抵达新的地方。




既然是长跑,就没有近道,没有捷径。
少年一步步地跑,镜头一步步地跟。这让人想起纪录片的本意。

纪录片意在真实记录人生。真实,是纪录片的核心特征和最大魅力。
只是,真实并不浮于表面,需要仔细的探究。
因此,世上优秀纪录片的创作,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创作者总愿意花大量时间,去跟随生活的进展,以此发现它的细节,体会它的深意,从而最大程度接近和呈现人生的真实。
所以,长跑既是人生的比喻,也是记录人生的纪录片的比喻。
就是要跑,既是少年长跑的坚持,也是《就是要跑》主创的坚持。
有关少年长跑的故事,并未结束,只是迎来新的开始。
再出发。前路,亦少年。
纪录片《就是要跑》主题曲MV
评论员 顾晓燕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唐 陟
来源:CCTV纪录微信号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冲上榜首!涨超36%
- 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锚定职业教育定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今日
-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16条入库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今
- 演员王某,被警方抓获!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来了!
- 真的不要久坐了,这个位置会凹陷!2个方式改善→(附图解)
- 西部机场博物馆开放预约
- 临沂通报,侯仕全被开除党籍:严重破坏当地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