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近日,四川乐山一女子撞倒老人送医后离开,从“好心群众”变成了涉嫌肇事逃逸者,引发网友关注。据了解,64岁老人王某被电动车撞倒后,肇事者将其送往苏稽镇卫生院救治。肇事者谎称其是“好心救助”后离开,老人家属察觉异常后报警。交警通过调取监控及走访,8小时内锁定了肇事车辆。经查,曾某某驾驶电动车时因天色昏暗,操作不当撞倒了老人,送医时隐瞒了真相。曾某某最终承认了肇事事实,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以往我们看到的此类新闻,故事往往是这样:老人摔倒或被撞到,好心人上前帮忙并送去医院,然后被老人或家属当成是肇事者,若是没有凭据,最后即使是对簿公堂可能也难以摆脱嫌疑,好心人往往心力交瘁。“好人没好报”屡次在现实上演,也随之衍生出了“扶不扶”的道德难题。
可这一次不一样,“好心救助者”实际上是一个肇事者。虽然都是送老人去医院,但目的却不同,一个是做好事,另一个是做伪装。结果就是,上演的不是“好人历险记”,倒成了“坏人脱壳记”。即使所谓的“好心救助”,沦为肇事者逃避责任的所耍的“花招”,依然摆脱不了“肇事逃逸”的法律烙印,还利用和践踏了社会的善,性质更为恶劣。
此事幸亏老人家属反应机敏,及时报了警,也幸亏有监控拍到了肇事行为。如果没有这两个“幸亏”,很可能让这位肇事者蒙混过关。好在现实没有如果,法律没有缺位。
但依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凡事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尤其是遇到涉及到自身或家人切实利益的相关谜团时,一定不能偏听偏信,要信奉“证据至上”,因为只有证据不会撒谎,要诉诸法律手段来破局解密,因为只有法律才能给出最公正的交代。否则,虽不存在“扶不扶”的困境,但也容易陷入到“信不信”的泥潭里,无论怎么挣扎,最后都寻不到真正的答案,那正义也随之蒙羞。
去讹诈好心救人者,撞了人却不承认,两种情况,虽具体情形不同,却暴露了同一种人性之恶:自私自利。讹诈碰瓷好心人的老人及其家属和耍小聪明装成好心人想借机脱困的肇事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善良与信任都成了他们利用的工具,他人的正当权益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他们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道德谴责。
此案也告诉所有人,善良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其植根于人的内心,只要心中有恶,那即使伪装得再好,被撕掉也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希望大家能从这类负面案例中得到警示,多做给社会添彩的事,别做给社会添堵的事,那样所积累的善意与爱,最终滋养和保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潮新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长泰这些路段,路边停车,开始收费!
- 新央企,总经理亮相
- 李想发文:差点和小米发布会撞期,沟通后选择让路!雷军发文感
- 超级大回暖!但先别急……
- G341线华二项目环县境内工程全面复工跑出新年建设加速度今
- 环县召开2025年林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会
- 澳门一剧组拍电影时车辆失控,致12名群演受伤
- 《哪吒2》海外部分影院排片反超《美国队长4》,北美澳新IMAX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