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获得的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今天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通过对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特性,科研人员验证了月球岩浆洋假说。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的样品为我们研究月球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可以验证科学家们以前提出的大量科学假说。那如此珍贵的样品要如何研究呢?这些成果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被发现的呢?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一共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将申请获得的嫦娥六号样品进行处理,制作成可供设备进行研究的样品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车晓超:这个实验室是我们用于月球样品保存的实验室,手套箱里面是充着高纯的氮气,来保证月壤的干燥,远离氧气。嫦娥六号月壤粒径很小,我们第一份工作是从这两克的嫦娥六号月壤里面挑出了33颗,粒径是大于500微米的玄武岩岩屑,制成一个可以放到测试仪器里面的标准的一个靶里面。
选好了可用于研究的样品,下一步就是通过显微设备去观察样品表面的物理、化学状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车晓超:这个就是我们制好的嫦娥六号的样品靶,我打开给大家看一下。这实际上是一个树脂靶,上面是粘了两颗嫦娥六号的玄武岩的岩屑。我们会把它装进这台仪器,进行显微观测。这张图就是电子像的一个图,你就可以知道它这里面是有什么样的元素分布。不同颜色是代表不同元素,黄颜色就是钙,绿色是镁,紫色是铁,可以通过颜色、亮度,去重建它的矿物组成。
前两步工作就像是给月壤样品做了一个全面体检,接下来,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了解月背样品更深层的信息——年龄和同位素组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车晓超:我们会在这台仪器也就是二次离子质谱上,对样品进行一个定年,28.23亿年就是通过这台仪器定出来的。我们通过铅同位素的组成,再结合之前有关月球正面样品的研究,推断出月球背面岩浆洋也是存在的。
后续,国家航天局将继续组织好月球样品科学研究,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探月科学成果。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吴天白 陶嘉树)
(来源:央视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低水平!天津最新流感分级预警来了!
- 能不能买到要看运气?老铺黄金最高涨价12%
- 这东西热卖!乐视发文责令:下架并销毁!
- 韩国一在建桥梁坍塌,2名中国工人遇难韩消防部门:原因尚未确
- 环县环城初中: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启美好新学期
- 环县:农资储备粮草足下好春耕先手棋
- 我国入列的梦想号到底有多厉害?看完惊呆了!
- 聚焦一线宝鸡市一平台三措施工作模式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