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开始收到朋友们的社交邀请后,我告诉他们,他们有权拒绝。
如果实在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也可以拿我当借口。
我们会一起探讨他们不想参加活动的原因。
这件事源于我自己的经历。七年级时,住在街对面的女孩因为我们的母亲是朋友,勉强邀请我去参加她的生日睡衣派对。小学之后,我们几乎没有一起玩过,我并不想去,但我母亲说不去会显得很失礼。那一个月我都在害怕那个周末的到来;结果正如我预料的那样,整个过程既尴尬又不舒服。
这段经历一直影响着我,特别是在我的孩子们也开始面对各种社交邀请时。最近,我的一个儿子被朋友邀请去家里玩,但他并不想去。他苦恼于如何既能拒绝又不让朋友不高兴,于是我们讨论了几个方案。最终,我给了他一个简单的理由:怪我。就说我们家有家庭计划。他如释重负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而且,下次这个朋友再邀请他做其他事情时,他非常乐意参加。
我的青少年子女知道可以拿我当借口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这么做了。我的青少年子女们都知道,如果他们需要一个借口——摆脱一个不舒服的局面,或者仅仅是避开一个尴尬的社交互动——他们可以拿我当“挡箭牌”。也许他们迫于压力答应了后来又后悔的计划,或者他们不确定是否要参加一个活动,但又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
无论如何,我很乐意承担责任。
我也理解反对这种父母干预的声音。难道孩子们不应该学会为自己挺身而出吗?难道他们不应该培养礼貌而诚实地拒绝邀请的技巧吗?是的,从长远来看,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有信心为自己争取权益,无论是面对老师、教练还是朋友。但我也认识到,管理社交关系,尤其是在青春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优雅地学会说“不”需要时间,在他们还在培养这项技能的时候,我认为为他们提供一种摆脱自己还无法独自处理的事情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坏处。
我教导我的孩子们要善良
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使用过类似的策略来避开令人不舒服的局面,无论年龄大小。这其中的核心在于理解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直接、不加掩饰的回应。
我们鼓励孩子们说真话,但也教导他们善良和策略。如果我的儿子不想去参加派对,他真的需要告诉他的朋友“我今天不想和你一起玩”吗?当然不需要。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不会这样做。我们会缓和拒绝,提供一个替代方案,或者,是的,有时会撒一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来让事情变得更容易。
这并不是说我鼓励全面不诚实。我的孩子们知道,在诸如学业、承诺和个人责任等方面,诚实是不容商量的。但社交场合往往更加微妙。它们需要青少年仍在摸索的一种外交手腕。如果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没有后果的借口能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应对棘手的情况,我非常支持。
我想成为他们的安全网
除了帮助他们避免不适之外,这种策略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安全网。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感觉不对劲的境地——无论是同伴压力还是仅仅是不好的氛围——他们可以把我当作一个脱身之计。不需要任何质疑。“我妈妈需要我回家”或“我父母不允许我去”是内置的逃生路线,让他们可以迅速地从那种情况下脱身。
归根结底,我确实认为学会说“不”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但这是一项通过经验和自信逐渐发展的技能。我努力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以便我们可以讨论这些情况以及他们想要拒绝的原因,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但在我的孩子们能够自如地应对这些情况之前,我将一直在这里,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一个简单的脱身之计。如果这意味着要为一些被拒绝的邀请承担责任?我非常乐意扮演“坏人”的角色。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16条入库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今
- 飙到22℃后马上大转折:济南本周雨雨雨,大风降温也连着来今
- 春风渐暖迎春花开
- 绵阳三台县卫健局通报52岁女子抽血浆后突然昏迷去世
- DeepSeek重新开放API充值并调价,此前因资源紧张一度停止今
- 是真的!去年奖金分红8亿元,494名员工收入超100万元!充电宝公
- 今日科普|为何手放电磁炉上,不会烫
- 《哪吒2》海外部分影院排片反超《美国队长4》,北美澳新IMAX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