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劫掠艺术品归属再起波澜:美国最高法院重启法国印象派画作所有权案

纳粹劫掠艺术品归属再起波澜:美国最高法院重启法国印象派画作所有权案

知行看点 2025-03-11 热点资讯 101 次浏览 0个评论

纳粹劫掠艺术品归属再起波澜:美国最高法院重启法国印象派画作所有权案

马德里(美联社)——一幅曾被纳粹从一位犹太女性手中掠夺的法国印象派画作的命运再次悬而未决。美国最高法院周一重启了一起案件,该案件的判决结果将可能决定这幅画作的所有权归属。

争议的焦点在于,卡米耶·毕沙罗的画作《雨后圣奥诺雷街》应该继续留在西班牙一家著名的博物馆中,还是应该归还给这位犹太女性的后裔。

美国最高法院周一表示,该案件应根据加州去年通过的一项法律重新审理,该法律旨在加强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人追回被盗艺术品的要求。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推翻了此前支持马德里蒂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的下级法院判决。

这幅创作于1897年的油画描绘了雨后的巴黎街道,估计价值数千万美元。

画作最初的主人是莉莉·卡西尔·诺伊鲍尔,一位德国犹太人。为了获得自己和丈夫离开德国的签证,她被迫将这幅画作交给纳粹。

此后,这幅画作几经转手,流传到美国,并在不同的收藏家手中停留了25年。1976年,瑞士卢加诺的汉斯·海因里希·蒂森-博内米萨男爵购买了这幅画。他拥有这幅画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将其大部分艺术收藏品出售给了西班牙。

诺伊鲍尔的曾孙,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戴维·卡西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对美国最高法院“坚持适用正确和错误的原则”表示感谢。他的父亲克劳德·卡西尔在2010年去世后,他接过了家族争取画作所有权的斗争。克劳德·卡西尔是第一个发现这幅画并没有丢失,而是陈列在马德里艺术博物馆的人。

蒂森-博内米萨收藏基金会的律师表示,该基金会将继续努力确认画作的所有权,“就像过去20年所做的那样”。

律师撒迪厄斯·斯托伯还表示,美国最高法院的命令提供了一个首次机会来审查新的加州法律,以及该法律可能对博物馆“反复确认的合法所有权”产生的影响。

事件回顾:纳粹掠夺,家族追索

这起案件的核心是一段充满历史伤痕和艺术价值的纠葛。莉莉·卡西尔·诺伊鲍尔被迫将珍贵的画作拱手让给纳粹,以换取逃离迫害的机会。这一举动背后是无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所遭受的苦难和牺牲。画作随后几经辗转,最终被蒂森-博内米萨男爵购得,并成为其庞大艺术收藏的一部分。

法律挑战:加州新规,重启调查

多年来,卡西尔家族一直没有放弃追索被盗艺术品的努力。2010年,克劳德·卡西尔的去世并没有让家族的决心动摇。而加州新通过的法律,为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代追回被盗艺术品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这项法律的颁布,也直接促使美国最高法院重启此案的审理。

博物馆立场:合法拥有,继续抗辩

蒂森-博内米萨博物馆方面则坚持认为,他们拥有这幅画作的合法所有权。该博物馆的律师表示,他们将继续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努力,并对加州新法律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这场所有权之争,不仅关系到一幅画作的归属,也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

未来走向:法律博弈,悬念待解

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为这起持续多年的艺术品追索案带来了新的转机。案件的最终结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的加州法律将如何影响案件的审理?博物馆能否证明其合法所有权?卡西尔家族能否如愿以偿,追回被纳粹掠夺的艺术品?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的法律博弈中逐步揭晓。这不仅仅是一场法律上的较量,更是一次对历史正义的追寻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此案的最终判决,无疑将对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在国际社会引发关于艺术品追索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广泛讨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纳粹劫掠艺术品归属再起波澜:美国最高法院重启法国印象派画作所有权案》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