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志勇
3月5日,在220千伏潜江变电站,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分公司变压器二班班长、第二党支部书记毛娇娜正带领班员检测该站1号变压器油样,通过开展油色谱分析,检测数据结果状态,以此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故障。
这是90后女“电网医生”毛娇娜忙碌的一瞬。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变电设备高压试验、油化试验和仪表试验等工作,精心守护电网设备健康。
扎根本职岗位,毛娇娜刻苦钻研岗位技能;深耕专业,毛娇娜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研制多项提升检修试验效率的工器具和检测仪器。“创新是破解岗位专业难题的有效方式,让日常专业工作实现从苦干到巧干的飞跃。”毛娇娜说。
一路耕耘,一分芬芳。近年来,毛娇娜先后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电网公司第六届青年岗位能手、国网湖北电力十大杰出青年、国网湖北电力“巾帼建功标兵”、国网湖北电力“十佳班组长”、国网湖北电力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研制新工具,提升变电设备检测效率
2015年8月,毛娇娜入职荆州变电检修分公司,成为一名电气试验工。当时,荆州变电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班承担着荆州供区130座变电站的高压试验、油化试验和仪表试验工作。
她从试验助手岗位做起,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操作试验仪器,晚上翻阅电气检测试验专业书籍,熟记电气试验规程,坚持专业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思考,弄通电气设备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2021年至202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试,2次参加省公司技能竞赛并荣获佳绩,2020年9月,她担任变电检修分公司电气试验一班副班长,成为一名“90后”班组长。
2020年,电气试验班只有7人,多为女职工,手部力量较弱。她们承担着131个110千伏和200千伏变电站约1500个设备的检测任务,检测工作量大。

在气体检测过程中,毛娇娜发现使用传统的大力钳拆装六氟化硫气体设备端口费时费力,常常需要2名员工相互配合,调节钳口开合度,保证检测仪器端口与设备接口完全压紧固定,确保气体不泄漏。
为了缩短检测工时、提高效率,2020年3月,毛娇娜带领荆电试验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搜集资料,先后设计出液压式、按压式、棘轮式三种新型工具方案。
小组成员分别从单手操作便捷性、固定力度、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三种方案:液压式固定夹较笨重,且成本高,女职工不能单手操作;按压式固定夹钳力不够,无法承受冲击力,筛选棘轮式固定夹作为操作手柄。
随后,根据设备接口的外形和尺寸,毛娇娜带领队员们设计棘轮式固定夹前端的异型夹口,经过对多种几何图形反复模拟试验,最终发现U型夹口能让女职工单手操作固定接口,满足棘轮式固定夹相关外形和力度要求。
为防范检测过程中六氟化硫气体的冲击力,小组成员们多次改进外形尺寸,保证固定夹前端夹口与设备接头外形尺寸吻合,保持设备接头和固定夹夹口的固定力度经受住检测气体的冲击力。
2020年6月,毛娇娜带领小组成员反复调整U型夹角度,终于制作了10个棘轮式U型固定夹新型工具,并与六氟化硫气体检测仪配套使用。
“棘轮式固定夹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是气体检测的必备‘神器’。”电气试验班班员龚维兴奋地说。
2020年以来,电气试验班累计在现场固定测试接头和设备接头2000多次,每次耗时从180秒缩短至10秒,由3人配合操作变为1人独立操作,全年缩短工时190人时,有效提升了六氟化硫气体检测效率。
研制新仪器,准确检测开关触头“发烧”病症
根据荆州供电公司2020年至2024年开关柜故障缺陷统计数据显示,开关过热占比达45.15%,尤其是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高压室手车开关更易发生损毁。
毛娇娜分析大量数据和案例,发现开关触头接触不良是高压室封闭开关柜过热的主要原因,运行中的开关触头持续升温引起绝缘损坏,导致电弧放电、开关柜烧损。
能不能研制一种快速检测仪器判定手车开关触头“发烧”问题?2021年3月,毛娇娜借鉴无人机大气压传感器将大气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来判断压力的工作原理,带领荆电试验QC小组开发检测端高精度霍尔压力传感器,采用电气分离技术设计,将采集的温度、压力、电阻等信号,通过不同通讯回路传输到主机分别存储,再利用仿真算法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检测结果。
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开关触头的状态呢?需要确定一个检测合格区间的标准范围。
在确定区间值的数个月里,毛娇娜每日加班到深夜,通过健康开关与故障开关检测的数据对比,经过近千次测试,最终确定合格的区间值。

该仪器包括检测端和箱体端两部分,外形如同两个分体式的小型手提箱,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且检测操作简单,能准确评估开关触头状态及受损情况。
检修人员根据该仪器检测结果,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开关触头,避免有效降低了手车开关过热烧损事故率,得到检修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2022年12月,10千伏手车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年7月,便携式开关柜静触头压力综合测试技术应用成果获得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类一等奖。2024年9月获得全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QC成果二等奖、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10千伏手车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已在荆州供电公司110千伏新沟、南湖等7座变电站的54个间隔检修和220千伏纪南、公安、镇安寺等23座变电站的155个间隔检修中应用,发现并处理开关触头发热隐患8起,有效避免开关设备事故。现已上线国网电商采购平台,在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广。
专业结对互学,获得管理创新成果奖
2020年,毛娇娜担任电气试验一班副班长,带领班员对荆州供区131座变电站设备开展高压试验、油化试验和仪表试验工作。全班共有员工21人,45岁以上员工有14人。班组检测试验任务多,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
高压、油化和仪表3个专业,看起来专业不同,但做起事来,却是同一个作业地点,就好比同是一口锅,各做各的饭;同是一个碗,各打各的蛋。其结果是我做你看,窝工;你做了我再做,等工;你走了我再来,误工。
为了破解“三工”问题,毛娇娜反复思考,提出“岗位互换、结对提升”的办法。
“岗位互换”采取“结对子”的方式,我们通过三类专业,互学互教;三类现场,互示互范;三类人员,互评互考;三类业务,三位一体;三种任务,一夫当关。让职工在业务上能“精一科、专两门、会三招”,达到人才“1+1+1>3”的效果,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扩大全能人才的覆盖面。毛娇娜自豪地说。

班员肖立力从事仪表试验工作,经过岗位互换、结对互学,她快速掌握油化岗位技能,成为班组技术骨干。这种“一对一”帮扶指导,手把手地操作演示,实现了班员一专多能,提升了班组综合素质。
毛娇娜总结典型经验,撰写了管理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破解班组结构性缺员难题》,获得了2018年湖北电力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19年湖北省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让青春在攻坚奋斗、创新创效中闪光。”毛娇娜说。参加工作以来,她自主研发的“有载分接开关取油阀”“SF6气体检测U型固定钳”“隔离开关触头压力无损检测仪”等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奖项累计20项、专利23项,部分产品已在国网电商平台上线,将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扩大效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ACSNano丨西湖大学程建军等团队合作研究解读聚乙二醇化脂质纳
- 种植户心里有了底!农技人员入田间科学施策助春管
- 招聘12人!济南起步区所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公告今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澳门一剧组拍电影时车辆失控,致12名群演受伤
- @荆州司机绿波带连廊成网让您的通行更畅通
- 科普法修订:为科普信息员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今
- 监利市:政企联手企社联姻共同打造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基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