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记者 赖泳源
“近年来,大量非本土鱼类被放入自然水域,因不适应野外环境,不仅造成鱼类死亡,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共卫生构成威胁。”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圣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言,规范引导民间放生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在十年禁渔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长江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在调研走访中,圣辉发现长江流域一些非法放生活动严重影响了本土物种的生存,比如大量水生动物被一次性放入自然水域,如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可能会造成局部水域水质恶化。
圣辉建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民间放生活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明确规定放生活动的合法范围,包括可以放生哪些物种、放生的数量、放生地点等等。建立民间放生活动的线上审批制度,要求民间团体组织开展放生活动前,要向审批部门提交详细放生计划,经主管单位评估和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违反规定的放生行为,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
圣辉还建言,由公益组织和主管部门等多方共建公益放流站,引导公众在指定的公益放流站进行放生活动。开展关于规范放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普及正确的生态保护知识。引导并鼓励公众参与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放流活动,将民间保护生态的热情转化为科学保护的行动,运用民间力量帮助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漳州台商区:巡察组进驻5个单位开展巡察!
- 飙到22℃后马上大转折:济南本周雨雨雨,大风降温也连着来今
- 春风渐暖迎春花开
- 杜海峰委员:谋划西部县域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
- 工作周报通牒遭无视,马斯克追加警告再不回复就走人
- 如遇纠纷可投诉!三亚全面规范潜水及水上项目经营
- 今年新疆计划组织上千场促消费活动乌鲁木齐将成新疆首批区域消
- 孩子玩火烧家vs9岁女孩冷静自救!火灾背后的警示→今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