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霁月
2月26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锦江大礼堂开幕。
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正西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欢对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曾欢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全力稳定外贸外资,深入实施‘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开展“蓉品出川”“蓉品出海”市场拓展行动等。我认为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应该得到更多的扶持。”
曾欢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贸易壁垒高企。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民营企业国际化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
难题:
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问题多
审批流程复杂跨境融资渠道不畅
然而,作为民营企业,这些年来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曾欢遇到了不少问题与难处。
“首先是这个ODI审批流程极为复杂,境外投资备案(ODI)涉及多部门审批,流程耗时长、材料要求高,企业难以快速响应海外市场机遇。” 另一方面,曾欢谈到,跨境融资渠道不畅,民营企业海外融资成本高、抵押担保难,且汇率波动风险加剧了资金压力。
除了审批流程与融资渠道,曾欢讲到,“国内民企对东道国的劳工、环保、税收等法律缺乏了解,容易引发合规纠纷。另一方面,海外用工管理困难和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缺乏对海外市场动态、政策法规、产业环境的系统性信息服务。”
作为成都市政协委员,曾欢表示,面对全球化新变局,成都需以更开放的制度创新、更精准的服务供给,助力民营企业突破“出海”瓶颈。因此,他围绕政策支持、服务赋能、生态优化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建议:
优化跨境投资政策环境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形成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首先,为优化跨境投资政策环境,他建议建立ODI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以提升企业出海的便利性,使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海外市场机遇。
在强化跨境金融支持方面,曾欢提出推动成都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扩容,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并支持企业利用多种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从而缓解民营企业海外融资的困境。
此外,曾欢还强调了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他建议成立“民营企业国际化法律服务中心”和“蓉企出海”数字服务平台,以降低企业国际化风险,同时实施“海外人才雁阵计划”,加强跨国管理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与此同时,曾欢还提出推动“成都造”产业链抱团出海的策略,通过共建海外产业园,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深化国际物流通道优势,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跨境物流解决方案,进一步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资金支持方面,曾欢建议设立“蓉企国际化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中小企业实现海外技术并购和品牌推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为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曾欢提出成立“民营企业国际化工作专班”,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定期收集企业诉求并督办解决,同时将民营企业国际化成效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对成功拓展新兴市场的企业给予奖励,形成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为检察权运行加把锁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
- 坏回暖来了上热搜,此次回暖是否异常?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 闪电短评|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 明天公布成绩,查分通道先收藏
- 严重违纪违法!伊春市公安局副局长郑春被开除党籍
- 湖南省司法厅解读《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今
- 解读|发文禁用AI处方为哪般
- 气温骤降68℃!雨雪降温天气再次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