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3月6日电 (记者孙一凡)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期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
一直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都被贴上“健康杀手”的标签,这个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就像失控的“分子剪刀”,肆意切割DNA、破坏蛋白质,甚至被证实与癌症、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研究组负责人高书山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发现超氧阴离子可以作为酶的催化工具生产药物分子,突破了现有“负面”功能的传统认知,“证明自然界的智慧远超人类想象,那些我们普遍认为的‘有害分子’,或许正是打开未来科技的钥匙。”
有专家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全新路径,在生物制药、绿色化工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研究成果相关内容已于北京时间3月6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知名男团登机插队引众怒明星无特权公众人物更应遵守公共秩序
- 浙江日报:嘉兴经开区一中学推出自助早餐一顿9元,家长学生都
- 能不能买到要看运气?老铺黄金最高涨价12%
- 在春天,上新街
- 气温将回升,未来几天海南天气→
- 梅香四溢
- ExcavatorManufacturerOperatesatFullCapacitytoFulfil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