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孩子经常会拿着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刷视频。然而,一些骗子利用这一现象,通过网络游戏社交平台锁定低龄玩家,以“购买游戏装备”“组队打游戏”“免费送限量皮肤”等名义实施诈骗。
近日,武平一小学生浩浩(化名)就遭遇了“购买游戏装备”骗局,被骗1万元,事情是这样的:
浩浩今年13岁,刚上初一,喜欢玩游戏,总盼着能在游戏里变得超厉害,拥有各种酷炫的装备。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玩着玩着,购买强力装备的想法愈发强烈。就在这时,一名网友主动搭话,称线下交易游戏装备能享受大幅优惠。浩浩心动不已,没多想便添加了对方的 QQ。
怀着对新装备的期待,浩浩将自己积攒许久的300元零花钱转给了对方。然而,左等右等,装备却迟迟未到。焦急的他赶忙联系对方要求退款,没想到,这一操作竟开启了一场噩梦。
对方以浩浩是未成年人且无银行卡为由,声称无法直接退款,唯有通过视频和屏幕共享才能完成退款流程。懵懂的浩浩毫无防备,在慌乱中接通了视频。
视频中,骗子语气急切,不断催促:“小朋友,你赶紧按我说的做,这样才能快点把钱退给你。” 在其诱导下,浩浩打开了手机里的银行app。尽管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急于拿回钱的他还是照做了。
随后,骗子继续哄骗:“你看屏幕上有个转账的选项,点进去,这只是个退款流程,不会真的转钱出去的。” 在骗子的连声催促下,浩浩犹豫着点击了转账选项,紧接着,一步步按照对方要求输入各种信息,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陷阱。
直到视频结束,浩浩惊恐地发现,妈妈手机里的1万多元已不翼而飞。此时,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内心满是慌乱与懊悔。
这类骗局中
骗子正是利用学生
涉世未深、阅历不足
爱玩游戏的特征
以及遇事容易恐慌的心理
通过诱惑、引诱、威胁、恐吓
一步步设下圈套
作为家长,平时要格外关注孩子上网的情况,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还要保管好验证码以及支付密码,谨慎开通免密支付,一旦被骗,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及时报警!
来源:武平警方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成功预警!四川犍为风险点监测员胡刚获奖金10000元
- 张文宏教授:慢乙肝全流程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 任前公示朱百里拟提正厅,曾任华安县委书记!
- K1路可换乘K3路!漳州港⇌漳州又多一条出行选择
- 非遗英歌舞点燃泉城夜经济,济南环联夜市3月1日开启文化狂欢盛
- ExcavatorManufacturerOperatesatFullCapacitytoFulfil
- 解读|发文禁用AI处方为哪般
- 芦家湾乡王庄村的羊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