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 ——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你想啊,人类祖先使用石器的时间那可是相当漫长,整个旧石器时代跨度超过 300 万年 ,但为啥人类没有早早地升级工具,步入青铜时代开启文明之旅,而是在最近几千年才实现呢?这背后的原因,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说起人类使用石器的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以前考古学家认为,第一个使用工具的 “类人猿” 是能人,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就因为能人能够熟练使用石器等工具,和其他类人猿截然不同,所以古生物学家就把它归入了人属,成为最早的人类物种。能人生活在大约 240 万至 150 万年前,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能人之前,类人猿就已经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了,这就使得能人的地位有点微妙了。

尽管人科物种使用石器的历史可能超过 300 万年,但使用石器和发展文明完全是两回事。发展文明,可不是简单的事儿,需要把庞大的群体聚集起来,还要有明确的社会分工 。那些只会扔石头、用石头切割食物的类人猿,根本做不到这些。要实现这些,至少得在语言上有重大突破,或者大脑发生质的变化。而目前已知的,只有大约 7 万 - 5 万年前发生质的飞越的现代智人,才有这个本事。
尼安德特人,那可是相当出名的人类物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会制作艺术品,脑容量说不定比智人还大,身体素质也比智人强壮,还比智人更早学会使用火。可就是这么厉害的尼安德特人,在遇到智人后,短短几千年就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和智人脱不了干系,他们竞争不过智人,很可能是吃了人少的亏。最近有研究指出,他们灭绝的本质原因是遗传多样性匮乏。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很小的群体中,平均只有 20 人,这就限制了他们的遗传多样性,而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大脑想象空间等因素,限制了种群规模的扩大。

反观智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因为一些基因突变或者其他关键改变,能够聚集起更大的人群,这是我们胜出的关键,也是发展出文明的基础。可问题来了,既然几万年前的智人就有了这种潜质,为啥没有更早发展出文明呢?答案就是气候。
在智人拥有聚集大群体的能力时,末次冰期逐渐走向鼎盛,这时候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的大面积培育。末次冰期大约从 12 万年前开始,到大约 2 万年前达到鼎盛。在鼎盛时期,冰川覆盖了北美洲、欧洲和南美洲大约一半的地区,还有亚洲的许多地方。在末次冰期,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只有六七摄氏度,只有那些适应寒冷气候的植物才能生长,这些植物既没有肥嫩的叶子,也没有甜美的果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智人能不灭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哪还有精力去发展文明。

直到大约 1 万年前,世界各地的人们才开始尝试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开启了农业革命的新篇章。因为这个时候,末次冰期刚好结束,气候逐渐变得温暖,那些拥有淀粉种子和肥美叶子的植物,因为太阳辐射量充足,开始蓬勃生长。一旦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就开始定居下来,一些不用耕作的人就有时间去研究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具自然而然得到升级,文明也就应运而生了。
再给大家讲个有趣的例子,人类的直立行走,大概率也和气候变化有关。第四纪大冰期到来,远古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草原。类人猿们不得不重新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其中一些就演化出了直立行走,还尝试去捕猎。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的管理,AGA临床实践建议更新!今日头
- 截至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92万亿元
- 去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次今日头
- 省医便民到身边③|打造适老化就诊环境,让老年人就医全程无忧
- 解读|发文禁用AI处方为哪般
- 庆阳发布灾害性天气通报
- 车门一拉黄金万两?刑期到账